文章

顯示從 6月, 2009 起發佈的文章

網截

上次寫 烈女傳 時,已料到綠壩應不能過關,只是想不到工信部會揀在最後關頭先放棄。 有內地網民試過以國旗及毛主席晝象做測試,發現綠壩全部將大面積「紅色」視為血腥、暴力而全數過濾,同樣,黃色的畫面一樣被冠以色情而不能顯示。 有網民嘗試用文字「六四鎮壓」做搜查,發現未能顯示。相反、如果只以「六四」或「鎮壓」搜尋,就可以找到相關資訊。 看 工信部 的通知,它很強調軟件沒有收集用戶資訊、以及監控網上行為的功能。這又將廣大網民當成白痴,係有上網經驗的人都知,過濾軟件核心就是需要信息回饋,沒有這個功能又何來過濾? 工信部公開解釋是,押後執行是需要更長時間比軟硬件開發商適應,仲硬說自己有公開招標及採購,因此符合WTO準則云云,只可以說是自欺欺不到人。 商業利益可能是今次事件另一考慮,美國要勞動到政府高層出面勸止,加上有二十多個地區聯名向總理要求押後,就算工信部再可以隻手遮天,相信今次也要低一低頭。 政府固然是事件輸家,但對綠壩來說,今次也是失多於得,雖然收得政府四千萬元,不過得罪了全國網民,請問誰會再用你產品? 網民有時可能反應會稍為偏激,但普遍網絡都是遵從公開及開放的原則,從近日的事例中,已很清晰起到監察社會及政府的功能。 因此工信部今次讓步,不少討論區已宣告今次代表網民又一次勝利。 不過我們不要小看政府的決心,可能綠壩一時三刻未必能夠捲土重來,但內地對網絡的監控只會有增無減。有留意今天騰訊股價的、大概也知道內地已經收緊網上遊戲虛擬貨幣的使用,禁止經開發商以外的第三者互相進行交易,甚至交換「刀劍」都被禁止。即使是經開發商平台交易,賣方要留下實名及銀行帳戶資料。 顯然內地對網絡監控只會有增無減,一旦有一天工信部的老爺們突發加想,激進到網上實名制全面實施,後果不堪設想。 還是不要開心得太早。

使人仔

上海與香港就結算中心地位,香港可說是先贏一小仗。 自從四月公布上海與其他四個廣東城市成為貿易結算試點後,上海就一直未有停步,認為自己肯定可以跑出,除了不斷增加試點企業規模外,仲不時放風「唱衰」香港,認為香港所謂試點,最終只會與「港股直通車」一樣,胎死腹中。 誰不知他們千算萬算,就算漏了一個「七一」因素。 剛喺瑞士出席完國際結算銀行會議周小川、任志剛,隨即趕喺香港機場「貴賓室」簽署俾本港推出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嘅補充協議。 你話唔係趕「七一」就搵鬼信。 周小川話內地有關部門,會定出合資格嘅首批試點企業名單,參與人民幣業務跨境結算,本港,就唔限企業數目。 送佛送到西,周小川仲首次公開讚揚即將退休嘅任志剛,喺本港同內地融合上,做左大量工作,亦享有好有聲譽,為邀請他出任人行顧問留了大大條尾巴。 當然,看整個貿易結算安排,要實現人民幣國際化、係好長遠目標,但係計劃暫時睇,係先可以令到本地廠商受益。 而家港商無論進口內地原料、定係出口產品番去內銷,中間涉及嘅金錢來往,都要先經結匯過程,好似係將收到嘅人民幣貨款,兌換成結算貨幣美元,再轉成港紙。 但七月開始,港商可以直接向五個內地試點城市,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珠海同東莞,直接以人民幣作結算。 中間可以為本地廠商減省了匯兌風險,同時行政成本亦會降低,估計大約可省回1-2%資金。 至於擔心本港唔夠錢使問題,主要係憂慮,而家流通人民幣存款唔夠6百億人民幣。 可以肯定的是,當政策推行後,本港流通人民幣肯定大增,加上貨幣互換安排,本港最多可借入二千億人民幣資金,應有能力應付、更大量人民幣結算安排。 不過說到底,更大成效其實是在本地銀行的經營範圍,著眼的是未來資本帳開放。 事實上,隨著香港成為首個境外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中心,估計中央下一步「路線圖」,係內地開放部分資本帳項目比本港經營。 中央目標係部署出口商,可以用更多人民幣定價,之後就會開放資本帳、終極目標係推廣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,因此必然係開放更多資本帳項目比本港經營,包括人民幣貸款。 高盛睇得更長遠,預期人民幣喺本港流通量進一步增加後,最終港元會同人民幣掛勾,到時大家都會變左使「人仔」。 //////////////// 其實如果國家國力強勁,我估大部分市民都唔多介意唔要港紙轉使人仔。 問題係,國力強之餘,中央係咪肯接受一個「劉曉波」?

「阿伯」的第一步

周五有一宗新聞,是大家期待已久,但出現左又唔多覺。 當然,就是我們已多次提及的退出機制。 聯儲局在議息聲明發出後一日、伯南克在電視面前被人「盤問」之際,聯儲局公布一系列延長及修訂增加市場流通性的措施,表明上是因應金融海嘯未有全面改善,而作出延長,但當中精綷其實是大家期待已久的退市機制。 其中最為人觸目,是要到 聲明 中段先見到的TAF auctions定期拍賣工具,七月中起將每兩周一次的TAF拍賣規模,由1500億美元降至1250億美元。 雖然銀碼不大,但總算走出了第一步。 至於一些從來沒有使用的機制如Money market investor funding facility(MMIFF)就會取消。部分同十四國央行簽下的貨幣互換機制就會延長三個月。 就好似聯儲局所講,金融市場已有改善,但其他領域未有正常運作,因此整分聲明都無提及「退市」等字眼,可見伯南克是小心奕奕去處理目前退市問題,避免令市場有太多「幻想」空間。 很明顯,今次只是一少步,也解釋一些主流傳媒,都不大掌握到今次退市的玄機。 那為何不選擇在議息聲明同時公布? 聯儲局的解釋是,貨幣互換協議需要先得到其他國家的同意,因此趕不及在周四的聲明中提出退市機制。 那很明顯是托辭,因為Swap Line是整個計劃,最不重要的一部分,實際上押後公布亦沒有多大非議。 因此絕對是要來分散伯南克上國會就美林「醜聞」的注意力。(如果咁睇,呢招似乎唔多收效....) 目前對伯南克的評論是有兩極化跡象,上文提到的韋爾奇,就以「國家英雄」稱呼伯南克,不過在一眾國會議員眼中,就認為伯南克是犯了大不諱,好像現在就要趕他下馬。(看CNBC直播伯南克,真係好似審犯一樣,任總應身同感受。) //////////////////////// 可以一提是周五公布的個人收入開支,其中收入大幅增加了1.4%,遠高於預期0.3%,開支就增加了0.3%,是2月以來首度上升。 不過要留意,今次其實是政府退稅支票、每人實收$250美元的月分,因此先刺激收入大幅增加,不過開支並無同步上升。 這解釋了5月美國人的儲蓄率升至百分之6.9的十五年新高,增幅更是歷來最大,有分析員估計,面對前景不明朗,儲蓄率有機會升至10%歷史新高。 這中間又印證了傳統經濟學、質疑對政府增加開支的經濟效益說法。錢,是使了出去,但幫得到經濟嗎? 市場對通脹、通縮的爭論絮絮不休,我們仍然是

奇異學堂

金融海嘯打到埋身,唔少被裁、或新畢業人士,唔想終日無所事事,進取些的,都讀番個MBA進修。 當然,使費都唔少,喺香港最平個間U讀、都要三、四十萬元。 有無諗過由「Neutron Jack」、前通用電氣行政總裁韋爾奇教的MBA? 實收只係16萬港元。 呢位被十年前、被財富雜誌稱為「Manager of the Century」,01年退休後,都完全無停過落嚟,多年來除左「Winning」呢本管理鉅著之外,就係到世界各地演講,傳授心法。 星期一,他決定用自己個名做賣點,成立「Jack Welch Management Institute」,開辦網上MBA課程。 呢個消息一出,即刻喺財經界同教育界有好大迴響。今年七十三歲嘅韋爾奇,都用好耐都無試過咁興奮嚟形容自己心情。 打頭陣除有MBA,仲有Master of Management兩個課程,要取得學位,總數16萬港元。 韋爾奇自己講明,課程會用到佢自己「Winning」本書內容,亦會沿用佢喺通用電氣訓練經理嘅一套方法。 韋爾奇仲有個好幫手,就係佢第三任太太Suzy,佢兩個近年都有製作電視節目,因此課程都係由兩個人親自設計! 各位,聽完有無興趣? 金融海嘯嘅教訓,係傳統智慧備受考驗,可以專收「叻人」,到底韋爾奇個一套,今時今日仲有無用? 經濟學人專欄,提議左阿Jack有幾科必教項目,第一科係韋爾奇經常掛喺口邊嘅「創造股東價值」,呢位早喺81年就提出,要保障股東、員工、顧客利益嘅經營之神,經濟學人comment係「Give me a break」! 第二科必教,就一定係裁員心得,韋爾奇提出每年要撤換表現最差百分之十嘅員工,令到通用員工由佢上任前41萬,減到23萬人,管理人而家肯定最需要呢套心得! 仲有一招必殺技,經濟學人話一要教,就係「Maximising CEO Pay」,佢曾經向一個CEO「教路」,要攞到最高薪酬,秘訣係要搵一個董事會主席,人工要高過自己。 千萬唔好搵一個大學教授或者係公職人士做主席,如果唔係要加人工,肯定「No Way」! 聽左咁多,各位覺得吸唔吸引? 我反而想問,點解佢會出嚟教書,點解會係呢個時候? 韋爾奇其實係用左1200萬美金,入股呢個Chancellor University一成二股權,其實都係做生意啫!

三個不Bid的理由

圖片
一年一度投資界 英雄宴 ,截至星期五都是得三十多萬美元, 比起去年,趙丹陽出價逾二百萬美元,可謂差天共地。 星期三趙丹陽帶同老婆同個子以及朋友,一齊同巴菲特、喺一間排房,食咗三個鐘晏。 餐前大家傾吓投資成績,趙丹陽話今年賺多47%,巴菲特即刻贊趙丹陽叻過佢,仲攞自己個銀包出嚟,要趙丹陽幫佢投資。 三個鐘飯局,巴菲特話,食得好開心,但唔肯講大家傾咗啲乜,因為人地洗咗二百幾萬美元,無理由免費話你知喎! 用到過千萬港紙食餐飯,國內投資界劣評如潮,不過趙丹陽話,物有所值。 呢餐飯,令佢終身受用,喺投資路上更有信心,唔可以用錢嚟衝量。 被譽為國內私募基金教父趙丹陽話、過去一年,巴菲特寄好多資料俾佢,令佢覺得自己進步咗好多,經過呢次嘅牛熊市,一啲問題已經搵到答案,呢餐飯,只係要向巴菲特確認一吓。 趙丹陽稱呼巴菲特做老師,話早喺十年前,佢睇咗本「巴菲特從100到160億」,從中學到佢嘅投資理念,令佢嘅基金先可以過去六年,有六倍嘅回報,今次以天價損錢食晏,可以話係感謝嘅方式。 佢仲帶埋呢本書赴宴,同巴菲特嚟個合照。 除咗呢本書,趙丹陽仲帶咗一啲公司年報,想巴菲特俾吓意見。 仲有當然係唔少得送禮,午餐前,趙丹陽送咗貴州茅台,同埋阿胶俾巴菲特。 呢間排房,最貴嘅菜係澳洲大龍蝦,都只係59美元,唔洗五百蚊港紙。 照計每人平均大約洗165美金,即係每分鐘,趙丹陽就捐咗1.1萬美金。 如果你明年想同巴菲特食晏,而家仲有十多個鐘。 要數三個不Bid理由,可以先舉如果要學「價值投資法」,唔使買書,百幾蚊買本「INTELLIGENT INVESTOR」就得。 雖然係五十年代首筆,但書入面提到,點評估投資價值、公司估值,股神都話終身受用。 再唔係,可以買一股巴郡,承惠八萬六千幾美元一股,比EBAY英雄宴叫價,平七成。 仲可以出年股東會,見到股神,同埋有股息收,唔似食餐飯,落左肚就咩都無! 但真正可以唔BID理由,係「價值投資法」。 金融海嘯之後,價值投資法備受質疑,巴郡股價高位回落四成有多,「Buy and Hold」成為了一眾股民最大噩夢,真係可以慳番。

交功課

在一致睇淡的情況下,伯南克終於交左一分算係合格的功課。 其實佢都真係面對唔少壓力,一邊老細不斷被人問住自己出年仲有無得撈,同時,大西洋另一邊「行家」,就不斷叫佢好收手,真係兩面不討好。 喺聯儲局議息後,利率期貨顯示,年度加息機會一度增加到五成八,但好快回落到三成三。 聯儲局一如預期、維持利率不變,市場並唔在意,打開聯儲局份會後聲明,市場最關注嘅, 唔係聯儲局主席伯南克,近日經常講嘅經濟萎縮步伐正在放緩,而係聯儲局刪除左對「通縮風險」嘅警告字眼。 聯儲局話,近期能源同其他商品價格上升,但資源充裕可以壓抑成本上升嘅壓力,預測通脹喺一段時間內,會維持喺較低水平,並預計,低利率亦會維持一段較長時間。 另一個關注點係,聯儲局維持一萬七千五百億美元,購買「按揭抵押證券」、國債同商業機構票據嘅計劃不變,但同時加入「會密切留意市場變化,作出適當調整」嘅字眼。 其實呢個唔變講法,已經係最大程度伯南克可以做的事情。 想下,如果佢話繼續擴大規模收購資產,美元肯定「旦散」,無咩人會再有興趣持有多年期國債,十年長息到時唔係四厘、見六厘都有分。 反之,如果而家學歐央行話要收手,市場肯定又會揣測短期加息,奧巴馬就有大把借口趕佢落台,比薩默斯上場。 因此,聯儲局咁講等同向市場表達,聯儲局唔會擴大購買債券嘅力度,同時亦暗示部署緊撤出策略。 大家仲記唔記得董伯伯名言:「不提及等同不存在?」 分析話,一旦九月之後發表嘅經濟數據,令聯儲局確認經濟逐步好轉,通脹風險升溫,當局會收緊番貨幣政策。 當然,屆時薩默斯亦要收番他的期望。

盤口

當伯南克預備開FOMC會議前夕,相信他自己也想不到被人當作盤口開賭。 伯南克可唔可以連任做聯儲局主席? 越嚟越難估! 美國網上賠率公司預測,伯南克連任嘅機會率,由六成半、降至只有六成。 實情係,佢地係聽總統嘅口吻嚟估,因為奧巴馬只係讚揚伯南克、處理金融危機嘅工作,但無講明想唔想佢留任。 奧巴馬喺白宮接受記者提間時,被問到想唔想伯南克繼續擔任聯儲局主席一職時,並無明確表態,只係讚揚伯南克喺處理今次金融危機嘅表現。 「I AM NOT GOING TO MAKE NEWS ABOUT BEN BERNANKE.........」 單看這句說話已是盡在不言中。 有分析指,奧巴馬咁講,等同於對「更換」聯儲局主席人選,持開放態度。 伯南克嘅任期喺出年一月屆滿,美國傳媒揣測,奧巴馬提出改革銀行業監管方案,可能會搵人接替伯南克,掌管監管架構改革後嘅聯儲局。 市場傳國家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「薩默斯」同三藩市聯邦儲局銀行行長「耶倫」,都可會接替伯南克,出任聯儲局主席。 係咪連任之前,伯南克要先過國會一關,包括點解唔救雷曼、但又協助美銀收購美林? 解到畫、先至講有冇得留低。 當然,倒過來說,如果年底前經濟真的有起色(這個可能性很大),「量化寬鬆」又真係能順利撤出(這個就似乎很不容易),薩默斯就只能嘆句時不與我。

半通車

內地又有「疑似」新措施優惠香港股民。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話,內地需要先確立香港,喺金融層面上嘅定位,佢同意要做到兩地資金融通,可以以粵港兩地做試點。 廣東證監局副局長程才良話,既然粵港兩地要加強金融合作。無論監管,投資產品,以及兩地金融機構,都要有更大合作。 佢提議中央爭取,透過兩地證券公司,開展「港股代理交易」,或者透過QDII機制,俾廣東省居民購買港股。 至於港居民投資內地市場,佢提議,俾港人利用手持嘅人民幣,買賣深圳掛牌嘅A股,深港兩地交易所亦可發行ETF俾兩地居民投資。 經過港股直通車事件,所有股民對直通車或類似講法都已開左很大戒心,除非有最高層的直示,否則大家都不會信以為真吧? 不過港股又因此無厘頭升了三百多點...... 大家記得,喺五月推出嘅CEPA六之中,已經有兩項「先行先試」措施,包括比香港證券行喺廣東省設立證券投資諮詢公司,以及研究引入港股組合「ETF交易所買賣基金」,但都無聽過「港股代理交易」。 其實所謂「港股代理交易」,幾年前喺內地亦都非常流行,但期後中國證監會係高調出面制止。 到底今次由證監局嘅人員又再提出,係咪官方立場有變? 有幾個問題,都係值得大家再仔細諗,到底呢個港股代理交易、係直接買股票、定透過QDII買,定係用ETF 形式買,差別相當之大。 更重要係廣東省證監局代唔代表中國證監會立場呢? 內地主流媒體今日有報道到任總的說法,但就完全無提及這個港股代理交易,實情係點,值得大家繼續跟進!

父親

東亞今次呢單交易有些古怪,一定要拆下局。 同單一最二大股東、西班牙「CRITERIA」,簽訂嘅策略協議,表面上好似無咩實質野,實際上是「暗渡陳倉」,大大 增加東亞控制權。 呢分協議的確引起不少分析員討論,最令人想不通的是,CRITERIA一直傳是會減持東亞,為何而家反而有動機去增持? 有分析就認為,其實是李國寶不費一分一毫,就可以避免敵意收購。矛頭有話係指住第二大股東國浩集團,呢招高明。 不過一個銅板有兩面,避過收購,即係等於無左併購概念,唔排除國浩會大手沽貨。 就係一分協議,令李國寶成為大贏家。 至於年初增持東亞至超過半成股權嘅國浩集團,相反就可能成為輸家。 國浩自從高價出售道亨後,郭令燦家族一直想染指銀行業,如果佢地向西斑牙criteria買入埋近一成股權,持股量就會超過李國寶家族,里昂話,正正因為一分策略協議,國浩既無機會接貨,東亞無左併購概念,佢地手持股分,上升空間亦有限,唔排除國浩會沽貨。 李國寶之前講過,國浩增持,佢事前唔知情。 呢間家族銀行,由於大股東持股量極少,分析員話有興趣嘅絕對唔止國浩。 大家不記得中銀香港都是東亞股東? 新協議之下關鍵嘅係,列明CRITERIA若增持至百分之12.5以上,需得到東亞同意。 相反沽貨嘅話,亦要事前知會由東亞董事會排,兼規定要配售俾多於一名機構投資者。 花旗話,李國寶變相控制多一成東亞股權,按佢地計算,李國寶家族直接持有,或間接可以影響到嘅東亞持股量,增至3成,依家安排,令東亞成功避免敵意收購。 CRITERIA其實是成為了白武士。 話過三年後退休,面對近日不少老臣子都相繼離去,李國寶接班人,如無意外係佢兩個仔,李民橋,同李民斌。 如果用一個父親角度去看,一切就變得很合理,對不?

番生股

金融海嘯雖然令唔少公司沒頂,不過留意到個現象,係唔少長期停牌公司,可以喺呢一浪中成功爭取「復牌」,名正言順做「番生股」。 先有「海域化工」、「中信泰富」、後有「謝瑞麟」,復牌都有以倍數嘅升幅,今日一隻仲經典,就係停牌七個月嘅國美電器,復牌一度急升一倍,收市仍然可以升到近七成。 呢啲「番生股」之所以有咁大升幅,主要係有新資金或者係新股東加入,令市場有咁大憧憬,今次國美亦都成功引入私募基金「貝恩」,而國美形容、前主席黃光裕對公司、帶嚟嘅壓力亦已經過去。 包括向私募基金貝恩發行七年期可換股債券,涉及十八億港元,如果全數兌換,會佔國美已發行股本百分之十二點八, 同時、國美會供股集資每一百股供十八股,供股價六毫七仙二,較停牌折讓四成,貝恩亦承諾咗會為供股包銷。 大股東黃光裕涉嫌經濟犯罪被調查,要股東有信心供股投資落去,國美澄清公司資金無被挪用過。 其實國美股東可以慶幸的是,當日永樂被併購至加入國美,好在陳曉留任在國美,如今方可以代埋大股東黃光裕做主席,否則情況更堪如。 陳曉亦坦言,自去年十月後,已唔清楚黃光裕現況係點。 陳曉話,唔知黃光裕係咪會參與供股,只係強調公司過去七個月,已經加快左貨轉周期同資金回櫳,希望釋除到市場疑慮。 較令人感興趣的是,國美的公開信居然是先多謝北京公安局的支持,這個說法相信在其他公開信中很難找到。 其實剛才數過的幾隻股分,在復牌都有不錯表現,證明市場仍有不少逆向思維,相信企業能夠番身。 日後國美能否在競爭激烈市場中跑出,就要看貝萊的功力,不過如國美的非執行董事曼寧說,內需肯定是目前內地最具潛力的行業,實在不能少看。

走佬

美國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,開會議息,而家預左又唔會加息、又唔可以擴大「量化寬鬆」規模,仲有咩好傾? 如無估錯,應該係「走人」。 聯儲局目前首要工作,係點樣撤出「量化寬鬆」貨幣政策。 但點樣將印出嚟嘅過萬億美元資金收回? 華爾街日報話,其實只有三個方法、包括直接加息、收回緊急貸款機制、以及暫停回購國債同按揭抵押證券。 事實上,聯儲局短期內,都唔會用呢三種方法 其中,加息肯定係言之過早,面對失業率有機會升上百分之十嘅高位,聯儲局官員會做最保險的事,就是維持息口喺現水平較長時間。 至於透過商業票據,批出急緊貸款機制。當局可以隨時收緊機制拆借條件,但唔會回收整個機制,以免令市場波動。 而數據顯示,金融機構透過機制拆入資金,已經由一月時嘅超過三千億美金,收窄到1320億美元。可說是初見成效。 至於暫停回購國債同按揭抵押證券,最快要到年底,至出年年初先會考慮咁做。主要係擔心依家貿然停止回購,唔單止唔會令長債息率跌,反而仲會再升。 當局認為,市場對通脹預期已經有錯配,例子係,利率期貨錯誤以為十一月有七成機會加息,將三十年按揭利率到五點五九厘,亦令新批按揭大跌一成六。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曾經將長息急升責任,推比財赤問題惡化,不過前聯儲局理事「格拉姆利」話,真正做成長債急升,根本唔係經濟基本因素有變,而係市場無法理解聯儲局嘅退出機制,做成混亂,先至係最大原因。

亂竄

大市無乜力,但新股就炒到興烚烚。今日兩隻每人分到一手嘅新股,表現令人有驚喜。 可以肯定的是,由於資金實在太多,不單止扭曲了經濟數據的表現,當然亦令資金亂竄,流入一些基本因素無甚的新股身上。 唔想阻你發達,分析下市場氣氛。 今日兩隻新股,興利同金屬再生資源,單睇首日表現,就知市場氣氛返晒嚟, 當中興利係今年以嚟,首日表現最好,最多升過五成四,埋單都升近四成。金屬再生資源都唔輸蝕,最多都升過三成,晉身今年升幅榜三甲。 唔怪得有中國版女股神稱號嘅西京投資劉央咁勞氣,話金屬再生過橋抽板,用完佢個名做宣傳,結果只得分到「令佢失望」嘅股數,仲話要今日沽晒佢﹗ 講真,邊個借邊個「過橋」,視乎觀點角度啦! BANKER話,中國金屬再生圍飛事件,反映部分承銷商、之前都估唔到新股嘅熱炒程度咁利害。 但重頭戲似乎始終係霸王,消息話,霸王國際配售已經錄得超額認購。據講,部分大行同客戶講,要透過placing攞貨,最好打定輸數! 孖展反應都「霸氣十足」,贏晒其他兩隻同期新股。三間證券行加埋已經錄得45億幾認購,相當於公開招股超額27倍。 炒味咁濃,似乎到連基本因素都忽略咗。霸王擺明賣高價,單一產品,竟然以最高18倍PE招股。 除非佢啲產品好得,真係解決到「男人最痛」,咁就真係賺大錢﹗ 不過要留意,原來佢嘅產品配方無申請專利,好易被人照抄可也。加上今年頭四個月銷售同盈利,急跌一成,有隱憂! 結論係要菲菲同大哥龍龍賣多啲廣告囉,知唔知呢次隻資三成,即係最多五億,係用來做宣傳。 咁大家知邊個係最大「贏家」! 其實睇新股不妨參考下保薦人往績。 今年以來,累積表現最好嘅都係有中資行做保薦。行內人話,係同佢地喺內地網絡好,令水源充足有關。 而表現最差反而係外資行牽頭嘅,好似係銀基,到而家都仲潛緊水。 股價未大升,已咁急減磅,散戶上車隨時中招,阻人發達似乎係佢地喎。

格林斯潘的幽靈

七十年嚟最大動作,一分八十八頁白皮書,影響到全世界嘅金融業藍圖,由銀行到證券、由保險到消費者保障,由Wall Street 到Main Street! 奧巴馬今個星期推出左三十年代大蕭條「新政」以嚟,最激進、最大規模嘅金融業改革方案,而內容亦都一如預期,無論係金融界、政界以至弱社社群都有好大迴響。 經濟學人標題以「魯莽同膽怯」去形容呢分報告,認為呢分報告並唔係好似表面睇、真係做得咁勇敢。 特別係無改善到目前「架床疊屋」嘅監管架構,雖然加強聯儲局權力,又取消左「儲蓄機構管理局」OTS,不過仍然有四個聯邦機構負責監管金融機構,係違反左奧巴馬最初只係保留兩個監管機構嘅構思,明顯係屈服於政沿壓力之下。 經濟學人最擔心,係一旦好似出現商業按揭市場崩潰情況,由於屬於「灰色地帶」,最終只係會出現監管機構互相「卸責」情況。 至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,就用「Too Big to Fail」註定FAIL嚟呢套方案,佢形容佢自己一直鼓吹增強監管,但奧巴馬要避免日後再有金融機構「Too Big to Fail」肯定係不切實際。 彭博都提出左一個好有趣嘅想法,就係成分方案都無法擺脫「格林斯潘的幽靈」。 喺格老主政二十幾年間,無論係聯儲局定係政府其他部門,都喺佢鼓吹下出現左一種心態,就係由私人機構自我監管,先至最完美方案,一旦政府以「有形之手」介入,最終都只係更無效率,做成資源浪費。 最慘係呢個幽靈,而家出現左喺奧巴馬兩個最得力助手身上,財長蓋特納喺零七年出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時,曾經講過「金融創新」、包括CDS同CDO,都係可以令到市場更有效率,佢亦都認同格老嘅明言:「監管者唔應該阻止泡沬形成」,就係呢種心態,先至做成今日嘅滔天巨禍,你又點放心將呢個監管重任交比佢? 至於另外兩個執行者,包括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薩默斯,同伯南克自己,都喺唔程度上認同呢種心態,再加上薩默斯又成日「喉住」聯儲局主席寶座,兩個人「鬼打鬼」,又點會一條心搞好監管? 經濟學人都認同呢個分析,認為政府係進一步將自己更家深度介入自由市場,即係放棄左過去三十年嘅自由主義,奧巴馬已經係將自己陷入困境之中。 當然,大家都唔希望呢位總統咁快就變「跛腳鴨」,希望佢有能力變「捉鬼敢死隊」,打底呢隻幽靈啦。

烏龜智者

昨日拆局講過星爺間帝通,今天沒有理由不說智者檔的華保。 一間係名不經傳嘅仙士股,一個係大名鼎鼎嘅前策略員,本來大纜都扯唔埋。 陸東先獲得華保亞洲嘅認股權,星期一再喺場外增持。依家加加埋埋,揸著810華保亞洲、一成三股權,係大股東。 名人效應之下,華保烏龜變飛龜。今日再升兩成。自從陸東大名曝光之後,華保短短七個交易日,升左近一倍。市值有五億幾。 試下計條數,陸東以兩毫七子,買入一億七千萬股。另外華保俾佢嘅認股權,行使價一毫七。 以市值計,佢兩批貨加埋,帳面賺一千五百二十五萬。 兩星期唔夠,回報超過三成。簡直係快如閃電。 勤練基本分析,看重基本因素,係陸東一直高舉嘅投資通勝。 佢講過,公司要睇盈利,睇業績,睇派息。偏偏華保通通欠奉。呢間華保市值,加埋乘一百,都分分鐘細過佢研究開嘅公司。 華保,打正旗號做投資,年報中佢地話自己投資上市,同非上市公司。 舊年為例,佢地蝕左四千幾萬。翻開年報,佢地持倉嘅股票,全部係四,五線股。 包括文化傳信,華基光電,前身九方嘅中國生物資源,呢啲名敢打賭,連策略員都未聽過這些公司。 至於非上市投資方面,華保話,佢地主要買一的綠色生物科技項目。 華保每月都要披露每股資產值,最新數字係五仙半多的,亦係現股價有四倍七溢價。 實際上陸東之前同人講,呢單野,私人個私人,係百分百私人投資。 聽番嚟,陸東早排話搞嘅基金,同華保的確完全無關。 線人話,佢呢個fund,規模細,資產少,與其話係基金,其實只係家族資產管理公司,主要幫屋企親友打理資產。 有人猜測,陸東咁做可能性之一係,有人半賣半送,呢件華保,隻殼算係乾淨。用名人效應執下,短炒一番~ 呢個效應,其實早幾年都match過,咪等於當年瑞銀Joe Zhang入深業控股一樣。

金融中心? 算吧啦!

大家記唔記得得港交所上市委員會改組,加入左咩人? 相信與我一樣,大部分都無咩印象,呢個一定記得,和黃的法律總監兼公司秘書「施熙德」。 因為誠哥擺明車馬反對,估計「施熙德」會為華資財團發聲,因此肯定可以預見推行季度報告會凍過水。 果然不出所料,港交所已經決定讓步,話由於要更全面檢討推行季報問題,所以將討論工作由原定今個月,押後五個月、到11月先進行。 問題是點解要五個月時間咁耐? 是否太過睇少新加入董事的適應能力? 成日口口聲聲話要做國際金融中心,而家除左歐、美、日本,連內地都要求上市公司發季報,成個亞太之中,剩底香港同孟加拉未推行季報。 單睇呢點,唔使2020年,睇怕香港已經被上海取代。 談到上海,有意見提出,港股應該提早開市,配合上海交易時段。 到底實際上有沒有需要? 單看越嚟越多A、H股同步上市,甚至曾經都發生過,有同時兩地上市嘅公司,因為「前後腳」 停牌、造成交易混亂。 聽聞呢個建議、係有人在飯局中主動向港交所高層提出構思,不過董事會內就無認真傾過呢個問題。 但上海要做大,香港要融合。同步開市有實際需要。 經紀團體就睇成交,但如果從整個長遠發展嚟睇,港股六成市值係嚟自中資股,單係呢點,已經有理據支持交易時間就算唔一樣,都要相近。 金管局研究發現,到呢一刻為止港股仍然較受美股影響,佢地計過美股每郁一點,港股受影響0.63點,相反內地市一點變動,只係對恒指影響0.43,但長遠,呢個系數會不斷提高,如果一個唔覺意匯豐,中移動落實到A股掛牌,你香港仲遲人半個鐘開市,咁就大件事! 其實正如歐洲,英,法,德三大交易所,都係一齊開市。香港同上海作為同一時區,市場基本上一樣,只係缺乏融合,將交易時間拉近,唔少機構投資者其實係舉手贊成! 香港依家股市交易時間得四個半鐘,只係多過內地半粒鐘,比新加坡少兩個鐘。 有人企圖混淆視聽,說既然跟內地開市,又是否要跟內地收市? 要搞清楚,我們要搞長時段不是為睇齊而睇齊,目標其實是搶更多生意回來。如果內地覺得做夠,我地咪做多一個小時,希望可以搶到多一點就一點。 延長交易時間,將場外交易,納入場內,早喺八年前,港交所已經好認真諗過,當日諮詢文件,是比較大咬。 當日希望將交易時間,由朝十到晚六。另加晚間時段,晚八至晚十。 當日目標係建立橫跨歐美時段。但由於,四點後銀行收工,執行T+2交收結算有困難,結果搞唔成。 局內人話,如果銀行唔配合,要將收市

內外受敵

喺奧巴馬金融業改革方案中,伯南克領導嘅聯儲局擔任最核心嘅角色。 方案授權聯儲局監管「系統性風險」,大型金融機構出現財困時,聯儲局可以接管佢地。 但「有賺亦有蝕」,聯儲局亦要交出監管房產信貸、同信用卡的權力,轉移到新成立嘅「消費者金融保護機構」。 咁到底係得嘅多、定失嘅多? 前聯儲局理事克納茲納話,肯定係失嘅多。 新方案除左變相削減、監管銀行按揭同信用卡業務嘅權力,同時聯儲局需要事先得到財長書面批准,先能夠向AIG同貝爾斯登呢類問題機構緊急貸款,加上唔能夠直接監管小型銀行,聯儲局內部消息話,咁會會削弱佢地監察系統風險嘅能力。 最令聯儲局內部不滿,係報告入面,財政部對聯儲局角色嘅形容。 一方面表揚聯儲局增強左監管,但同時批評措施做得太遲、亦未有對消費者作出應有保障。 報告亦比左財政部有權檢討聯儲局架構,目前決定利率嘅公開市場委員會十二個成員中,除左紐約聯邦銀行行長外、其餘四個係由十一間地區聯邦銀行鄰選出任。 克羅茲納話,地區行長唔係政治委任,可以代表來自各州各省的聲音,一旦改變呢個結構,會令聯儲局面對政治干預,失去獨立地位。 實際上聯儲局可說是內外受敵,多名國會議員已經表明反對今次金融改革方案,他們認為聯儲局在海嘯中是後知後覺,似乎不大認同伯南克應該可以獲獎。 當然,仲有一個薩默斯,對主席一職正是虎視眈眈。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話,贏家仲有金融機構,佢地都會對改革方案歡呼,因為銀行一旦被認為對系統構成風險,無論係傳統銀行、定所謂「影子銀行」都會被拯救。

獨立王國

被形容為過去60年來最激進金融業改革方案,聯儲局到底得的多、還是失的多?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方案公布前說,聯儲局喺今次金融改革中,最適合擔當更重要嘅角色,負責監管整個金融系統。 呢分85頁嘅方案,會賦予聯儲局權力,喺有需要時候可以隨時接管有問題金融機構,同時亦可以調查佢地海外分支機構帳目。 不過聯儲局日後要運用急緊向外借貸權力時候,就需要先取得財長書面同意,同時財政部亦 有權力檢討聯儲局嘅架構,包括直接提出建議增加透明度。 其他改革方案大家早有所聞,包括會成立一個新嘅聯邦機構,專責監管按揭同信用卡呢類消費相關金融產品,以及限制銀行高層薪酬同進一步監管衍生工具。 表面睇,伯南克負責的範圍的確有所擴大,但以前的獨立王國將一去不返,日後下下問責,覺唔覺幾似我們的金管局及特區政府關係? 說到伯南克,上任以嚟,佢嘅學術研究大派用場。但近日學者開始批評佢超寬鬆貨幣政策後遺症太多。 出年年初任期完結,決定佢係咪可以延任嘅奧巴馬讚揚伯南克,喺處理金融海嘯嘅表現,令佢留下深刻印象。 但當華爾街日報記者追問係咪會延長伯南克任期,奧巴馬只係話,依家唔會炒作任何相關新聞。 各位,覺唔覺留左條「尾巴」比薩默斯? /////////////////// 說到金融監管,真係要睇下呢位大鱷之言。 索羅斯喺金融時報撰文,提出美國金融業改革嘅三個步驟,包括政府要確保泡沬不致於過大、監管者要控制信貸增長,而政府喺市場失衡時候必須出手干預。 索羅斯特別點名批評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,指佢一直拒絕承擔責任,唔願意防止泡沬進一步澎漲。 講到最尾,先至係戲肉。 索羅斯話佢對衍生工具好有意見。 佢提出自己一直唔贊成過分監管,但對於衍生工具市場、佢認為發行同交易嘅監管,應該要等同證券買賣,有相同嘅標準同透明度。 又特別針對違約交易掉期CDS,提出應該全面取締。 索羅斯以通用汽車為例,指部分債券持有人由於同時持有CDS,佢地寧願將通用破產都唔重組,因為咁樣反而有更多好處。 以比喻形容,買CDS,就好似買左另外一個人嘅保單、但同時仲有權利殺死呢個人取得利益。 佢認為呢啲「度身訂做」嘅金融產品,只係會增加銀行嘅盈利,對社會係「有破壞、無建設」。 其實索羅斯呢番表白不難理解,曾經講過喺零七年預見風暴來臨,決定出山入市,但結果只係能夠保住本金,根本賺唔到錢,難怪對CDS如此深痛惡絕。

烈女傳

鄧玉嬌免除處罰的新聞不單轟動全國,連華爾街日報網上報,亦在當眼處展示了這宗新聞。 新聞的來籠去脈大家必定較我清楚: 鄧玉嬌是湖北省巴東縣一間休閒娛樂場所的服務員,上個月10號,鎮招商辦主任鄧貴大、副主任黃德智同鄧中佳三個人去到光顧時,要求鄧玉嬌提供「特殊服務」被當面拒絕,雙方發生爭執。 鄧玉嬌反抗時,用刀刺傷鄧貴大喉嚨,令佢傷重不治。 我們不是港聞,想談的其實是內地網民勢力之巨大,已經演變成推動社會改革重要的一步。 鄧玉嬌案,內地主流媒體報道唔多,但一直在網絡上受到民眾關注。 甚至有人組織,專登到法院聲援。出席網民認為今次係一次輿論壓力的勝利。 看看案情變化亦知民眾壓力的影響。喺案發初期當局係以故意殺人罪,將鄧玉嬌拘捕,仲將佢送入精神病院。 不過各地網民就發動輿論聲援鄧玉嬌,又去當地表示支持。北京嘅學者同律師,亦公開促請當局追查真相。 民眾的龐大社會壓力,迅即令當局喺處理案件時,出現變化。 到5月31日,公安認為鄧玉嬌的行為屬於「防衞過當」,改控佢故意傷害罪,出庭前佢一直都被監視居住。 同一時間,之前以受害者自居嘅兩個涉案官員黃德智同鄧中佳就被撤職,受傷嘅黃德智更被開除黨籍同拘留。 最終檢察院認為鄧玉嬌喺制止官員不法侵害過程中,反抗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,屬於防衛過當;但佢主動投案自首 建議減輕或者免除處罰,所以免除處罰、當庭釋放,鄧玉嬌喺母親陪同下離開法院。 好明顯,今次案件過程充分顯示咗內地嘅網絡力量。 講到網絡的力量,內地官方指定出廠電腦、要安裝嘅過濾軟件「綠壩」,更是經典中的經典。 網民合理質疑綠壩是官方「過濾色情為名、希望拑制言論自由為實」,認為是推行「實名制」的第一部。 面對民間龐大的反抗勢力,官方亦「施壓愈大、反抗愈大」的道理,終於在上周末公布,綠壩一如其他電腦軟件,可以由用戶自行拆卸及反安裝,既然如此,點解仲要強制廠商裝上? 說來搞笑,用作防毒過濾的綠壩,居然被指盜用美國一間公司、研發嘅過濾軟件,真係唔知大陸搞邊科。 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 近日有機會與內地軟件開發商傾偈,大家都讚嘆我國內地網民數目之龐大,以及投入之程度,全世界都難以比美。這個現象,相信是由一孩政策所做成,他們終日無所事事,就將時間全放在上網上,經常在網吧流連七、八小時,基本上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社群,既獨立又團結。 真有興趣知道,到底這股力量未來會扮演甚

非道德的哲學家

索羅斯,羅傑斯,同巴菲特,被譽為當今三大投資高手。 對於當年同佢一齊打江山嘅羅傑斯,索羅斯回憶,同呢位舊拍檔當年一齊好成功,又讚對方分析能力了得。 兩人更善於運用沽空,六十年代末期一齊創辦量子基金。 分道揚標,各走各道之後,幾十年來兩人似有共識,就是好少評論對方。 索羅斯今日打破沉默,佢話,舊拍檔係佢「手下」。 對於佢嘅能力,索羅斯相當讚許,話佢係非常能幹分析員,做事好有效率,甚至係工作狂。 羅傑斯曾經講過,同索羅斯喺基金發展上有唔同意見,所以離開。 索羅斯話,對方同佢投資理念相近,當日一齊合作,好成功。 但就提到,自從拆伙後羅傑斯就難復當年勇。 至於股神巴菲特,索羅斯直接了當話,對方奉行嘅價值投資法,同佢完全唔同,亦唔認同巴菲特讚賞內地處理金融海嘯係成功嘅講法。 對於呢場金融海嘯,呢位年屆79歲金融大鱷曾經說過,這是一場「範式」轉移,即是人在極端貪婪追求財富弔,引發的悲劇。他說,舊年同格林斯潘見過兩次面,對方終於認同佢嘅睇法,就係崇尚金融創新,最終係要付出重大代價。 對於十一年前索羅斯為首嘅對沖基金沽空港元,同期指。最後要迫曾陰權,任志剛用過千億入市。今天回首,大鱷讚當時嘅香港財金官員做得好,值的有一個Credit。 九十年代起,先有沽空英鎊,繼而有多個亞洲貨幣被佢連番狙擊,以哲學家自稱嘅索羅斯話,佢嘅行動係合法,所以不應以道德標準去評價佢。 至於今場金融海嘯,索羅斯話,佢喺零七年就預見風暴即將來臨,就決定出山再度入市,但結果係大鱷都垂垂老矣,賺嘅錢唔多,只係保住資本,依家佢又回復退休生活。

各懷鬼胎

金磚四國領袖首次峰會,市場最關注,當然係四個新興國,係咪會減少外匯儲備中嘅美元資產。 不過,會前,俄羅斯一改口風,財長「庫德林」喺意大利出席八國會議後表示,強調美元暫時,仍然難以取代。又話俄羅斯,會買更多美國國債,喺可見嘅將來,美元嘅地位都唔會變。 俄羅斯總統「梅德韋傑夫」月初先高調提出,會減少美元資產比重,點解臨時轉馱? 說到底又是口惠而實不至,出口術話減持美元,但實際上為左遏抑貨幣升值、對出口嘅影響,中國、巴西、印度同俄羅斯,上個月就合共增持超過六百億美元資產,正係反映利益根本係一致。 俄羅斯會前,一再重申今次首腦會面,唔會傾到新國際儲備貨幣問題。不過巴西副外長就表明,會議一定會傾到應對金融危機,點樣擴大新興國家喺國務事務嘅話事權。 由於上星期政府拍賣三十年期長債,反應比預期理想,恢復市場對政府長期借貸能力嘅信心,十年期債息由四厘嘅七個月高位,降至3厘8以下。 總值110億美元三十年長債,總投標額接近295億美元,超額認購「1點68倍」,係舊年5月以嚟最高,包括外國央行在內嘅間接投標,參與率4成9,比過往平均嘅兩成六,高好多。 不過,中標利率就升到4厘72,係近兩年以嚟最高。 好在有個日本出來支撐美元,話美債無可取代,結果亦都推高返美債美元。 在下個月G8開會前夕,各國根本就是各懷鬼胎,希望可以掏空IMF這個大金礦,但要面對美元大崩潰的可能時,大家又明白利益原來是歸於一致。

撤出的藝術

圖片
今期經濟學人封面值得大家細心去看。 一個正在學爬的Baby,本來就是專心向前行,但奈何腳上鎖住一個大鐵球,就係象徵世人借貸過多、呢一代人根本還唔起錢,要下一代、未出世就要孭債。 經濟學人話,以今日十大發達國家計算,國債佔GDP比重,會由而家百分之七十八,增加至五年後百分之一百一十四,每個市民都要孭起最少五萬美金債務,實在是非常可悲! 美債息上升,正係反映投資者對通脹前景憂慮,呢個亦都成為八國財長會議嘅核心爭拗。 經過兩日會議,八國集團財長聯合聲明雖然同意、需要開始研究逐漸解除早前用嚟應對金融危機嘅措施,不過英美同歐洲之間仍然就撤出嘅時間有顯注分歧。 美國財長蓋特納重申、保持增長仍然係政策重點,而家係太早說經濟會全面復蘇,要撤出剌激經濟方案更是不可行。不過德法財長對於蓋特納說法就大不以為然,表明他們更擔心通脹惡化。 撤出的問題又何止令蓋特納苦惱,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亦會在月底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,討論點解決呢個「撤出的藝術」。 聯儲局內部認為,經濟已經開始回復正常。所以唔會再大規模增加回購債券,同按揭資產嘅計劃。 聯儲局較早前計劃,八月底前收購三千億美金國債,同按揭資產,依家進行左一半有多,當局係咪執行回購政策,可以視乎經濟情況,彈性處理。 而月底會議亦會討論點樣有秩序,退出量化寬鬆政策。 對於今次退出的時機,經濟學人提出日本的經歷絕對要引以為鑑,當年政府希望透過加稅,增加消費稅了及其他稅項,結果對剛復蘇的經濟又變成一池死水,最終出現了所謂迷失十年。 經濟學人提出,可以考慮透過政府公開承諾,向公眾交代削減開支的方案,一旦經濟復蘇就要撤出市場,只有持之以衡執行方案,這樣做才能贏取公眾的信任。 不過對於一個政客來說,一個這樣的政治承諾幾等同政治自殺,試問又有誰有這個膽量?

憂鬱的經濟學

今個星期,對淡友嚟講,可以話連最後依靠都無埋。 如果用淡支聯盟大解散做標題,都不為過。一直被認為係淡友之中嘅中堅分子,無論係前聯儲局主席沃爾克、同新末日博士魯賓尼,呢個星期都開始有啲轉軚,相信經濟開始有復蘇跡象! 但講到影響力,都係數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。 一句經濟衰退最快可以喺夏天完結,就推高左環球股市、匯市以至商品市場資產。 佢影響力之大,就連今期經濟學人都有篇專文係講到佢,特別係克魯明一連三日,到左倫敦經濟學院LSE演講,三場講座都有兩個核心問題,第一係點解經濟學唔能預測到今次金融風暴,第二就係經濟幾時可以真係走出衰退。 第一條問題,克魯明話好多經濟學家、包括佢自己都好早估到樓市泡沬會爆破,只係預測唔到爆破嘅後果,會係咁嚴重。 另一個經濟學家嘅「盲點」,係「金融系統」。 就好似克魯明本書「The of Depression Economics」「蕭條經濟學」咁講,係監管機構乏視左「影子銀行」Shadow Banking帶嚟嘅系統風險,結果就係呢個乏視,成為左金融海嘯最大源頭。 克魯明話,其實影子銀行類似嘅經驗,只係重覆三十年代大蕭條時候、信託公司泡沬爆破嘅歷史,可惜經濟學家係無法準備預測到。 對於呢一點,克魯明不無感慨,佢話當貨幣政策將利率減到零嘅時候,仍然無法刺激消費,就需要由財政政策去推動。 但好可惜,過去幾十年喺經濟學上,對財政政策最權威嘅研究,只是停留在凱恩斯年代。 克魯明形容,過去三十年「宏觀經濟學」係毫無吋進,好些的,只可以說是毫無建樹,差的一些,部分嘅理論更家係累街坊! 咁未來又點,係咪好似克魯明早幾日咁講,到左夏天就真係咩事都無? 佢個日其實只係話到左夏天,衰退就會結束,但前景呢?其實佢唔係咁樂觀! 克魯明話,過去經濟嘅蕭條,特別係泡沬爆破之後,唯一嘅出路就係要出口救市。 但環觀而家全世界,就算中國都無呢個能力,因此除非搵到一個新嘅星球可以同佢做生意,否則復蘇之路只係又漫長、又痛苦! 不過我就估克魯明自己一啲都唔痛苦,你睇下佢最近一個月,先後飛去日本、北京、上海、南韓、台灣、去埋香港,最近到倫敦,有內地傳媒爆料每場Talk都要收番過百萬,保守計下,都有過千萬收入,一啲都唔痛苦!

四大衛對哥利亞

美國雖然經歷金融海嘯,不過要挑戰佢世界霸主地位,一啲都唔容易。 不過有四小子一於無有怕! 代表新興市場嘅「金磚四國」BRIC,下星期就會雲集俄羅斯,討論儲備貨幣問題。 而作為會前「熱身」,俄羅斯同巴西都率先表態,話會減少外匯儲備中嘅美元資產,準備購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券。 金磚四國一致行動,先有俄羅斯同巴西都表態,會減持外匯儲備中嘅美元資產,轉而購買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行嘅債券,各自會購入嘅規模大約一百億美元。 「金磚四國」之中,除咗俄羅斯同巴西外,中國同印度,都會減少外匯儲備組合中,美元同美債嘅比重,中國將會購入大約五百億美金嘅「基金組織」債券,印度購入嘅規模,亦同中國嘅差唔多。 目前金磚四國喺基金組織嘅投票權,加埋都唔夠百分之10,好難同美國匹敵。 金磚四國今次嘅行動,有助擴大佢地喺「基金組織」呢類國際金融機構嘅發言權,制衡美國喺基金組織「一言堂」獨大嘅情況。 主席胡錦濤,下星期會出席喺俄羅斯莫斯科附近嘅凱薩琳堡,舉行嘅金磚四國首次峰會,商討美元嘅「國際儲備貨幣地位」問題。 目前金磚四國,加埋嘅外匯儲備,大約有2萬8千億美元,淨係中國就有大約兩萬億,而且主要係美元資產。 峰會嘅決定,對美元同美國債券後市,有主導作用。 高盛指,金磚四國已經減持緊美元,「沖淡」美元貶值,對本身外匯儲備所造成嘅損失,包括中國在內嘅國家,已經將持有嘅美國政府長年期債券,逐步轉為短期債券。 美國財政部最新拍賣嘅190億美元十年期債券,各地央行為首嘅海外認購,反應雖然踴躍,但市場要求嘅利率,就明顯高咗,反映央行對長債價格,態度審慎。 可以睇下淡友中堅分子、「末日博士」魯賓尼點睇,佢都認同美元儲備貨幣角色、無可避免受削弱,雖然唔會一夜之間出現,但長遠一定會發生。 個個都唔願意買長年期美價,債息自然係升完又升,琴日一度見過四厘嘅八個月高位,結果係扯高埋三十定息按揭利率,升到去五厘七九,比兩個星期前升左八十點子,對樓市都咪話唔傷。 華爾街日報計過,當按揭利率跌至五厘以下時,可以幫到萬幾二萬個家庭,每年透過轉按可以慳番二千五百美金,而家利率升返,當然一切就化為烏有! 其實債息上升真係對啱啱復甦嘅樓市又打一棍! 睇下斷供情況,就知未有改善。 五月分美國斷供宗數達到三十二萬一千四百幾個,按年增加左一成八,係連續三個月喺三十萬宗樓上。 即係每三百九十八個美國家庭之中,有一個就會斷供,其中重災區繼續係內華

地鐵熱

今日拆局講下地鐵。 說的是內地興起的地鐵熱。 近日,內地批准廿三個城市,大搞地鐵,規模過萬億元人民幣,佔左4萬億刺激方案四分之一! 當局認定,無論新建,定添加,地鐵始終可以搞活經濟,配合內需,支持到底。 就連地鐵都可以如斯快啟動,阿爺四萬億大補針肯定有效,就連摩通,定瑞信陶冬都認同,中國肯定成為全球最早復蘇 經濟體系。 但東方有東方喜悅,西人有西人嘅疑問。 就係呢場經濟復蘇速度嘅競賽。口說四萬億,但代價不止此數。 嚟自華爾街日報,以隱藏代價為題,印證四萬億背後有更大隱藏代價。 理由係,四萬億方案中,中央阿爺只係認頭四分一資金,其餘要由各省市自已出資搞掂。 問題係,唔少地方政府一係唔夠錢,更差嘅係將中央撥落嘅資金新債還舊債。於是乎,地方政府出錢刺激經濟嘅銀碼,只係得原先預算嘅四成八。 於是乎,地方政府先以國企名義借錢,同時間喺中央擔保下,大量發債。華爾街日報話,呢的擔保性質債券,唔反映喺中央財政損益表中,即係同SIV差唔幾。 但粗略估計,頭五個月金額已經過左二千億,舊年條數加埋乘二,都追唔上。 亦因為呢的收收埋埋幾千億,內地整體債務負擔,根據報道所講,佔國內生產總值三成半,遠比官方所講嘅一成六高。 還看歷史,中央發債支持經濟其實毫不手軟。零二年朱鎔基就曾經講過,中國連年財赤,但只要幫到經濟,發多點債,無問題。 到底西方人,係咪小題大做? 基建幫經濟,環顧當前中國經濟結構,亦係命中率最高一範。因為內需佔比例細,出口一定唔得,捨基建,又有誰代替呢? 因此我未來會見到一條條地鐵通車、一氣條大橋落成,但有無人使用是另一個問題。 話說回來,內地愈來愈多城市起地鐵,項目肯定需要人管理,港鐵咪即係好有景?

美元彈.散

港股又報捷,靠嘅係一個美元弱勢。 仲有人係明顯現玩嘢! 眼見美元弱,俄羅斯中央銀行突然提出、計劃減少美債嘅投資比重。消息拖累美債價格以及美元下跌。 俄羅斯央行話,外匯儲備持有嘅美債比重,將會減少,轉為購買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行嘅債券。 唔知係咪贈慶,又或者知道美國忌中國三分,俄央行話,如果人民幣日後成為新嘅儲備貸幣,將會進一步分散外匯儲備嘅投資組合。 呢的真係趁你病、攞你命。 消息觸發美元大跌之餘,唔止商品貨幣、甚至連歐元同英鎊呢啲大大隻儲備貨幣,單日都急升超過百分之一,可以說相當罕見。 利差交易令資金又由美元流入風險資產,油價升百分之二、係七個月高位。 環球股市受刺激升超過百分之一,亞太股市三日嚟首次回升,日本迫近一萬點,係八個月高位。 各地都傳出利好消息,澳洲消費信心錄得22年最大升幅,收市升超過百分之二。 不過講信心都唔夠我地內地股市,頭五個月樓市銷售突破一萬億人民幣,樓市相關投資增加左百分之六。股市連續三日上升,上證指數,十個月以來,首次突破二千八百點。 鄧普頓基金嘅麥樸思繼續發表牛市論,「光頭佬」話,中國股市已經步入大牛市,甚至可以帶領全球股市復蘇,佢特別睇好資源股,認為現價仍然係低於內在估值。 其實唔止外圍,港股後市一樣視乎美元走勢。美元同港股嘅關連系數,係零點六三個百分點。即係話美元跌,港股表現相對會好。 因此推動港股大幅反彈7百點,升幅百分之4,差一百點已經迫近六月初高位,可以留意係五十天線同二百五十天線差距,不足四百點,即係所謂嘅「黃金交叉」,未來幾日要好好留意!

別有用心?

很不想用這個形容辭去說一些評級機構.... 不過真的是太離譜。 基於出口數據疲弱,惠譽將本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,由原先嘅負百分之六點四,下調至負百分之九點一。 根據惠譽預測,香港經濟收縮程度,喺區內僅次於新加坡同台灣。 至於中國經濟,就估會增長百分之5.6,呢個預測嚟緊就有機會上調。 我哋先睇吓市場點睇香港今年經濟。 基本上,各大證券行同銀行嘅預測,都比政府估嘅、收縮百分之5點5至6點5高。 較樂觀嘅渣打同大摩,估全年經濟收縮唔夠百分之4,睇得較淡嘅摩通,都只係估收縮百分之5點5。同惠譽嘅估算有好大出入。 諷刺的是,惠譽話,區內出口最壞情況已經見咗,但嚟繄仲要面對一段低增長時期。香港出年經濟亦只會輕微增長百分之1.2。 問過啲經濟專家,佢哋都話唔明惠譽點計數,話佢哋有啲離譜喎。 事關本港經濟照計頭兩季會最差,正好惠譽自己講,下半就會好番啲。 要衰到全年負9點1,意味第二、三甚至四季,經濟增長都會差過第一季嘅負7點8,平均要跌百分之9點5先夠數... 又或者、單係第二季就急跌到負十五、二十嘅境地,但睇現況,定而家都到尾尾,又未見係咁差喎... 仲有唔好忘記,舊年第二、三到四季,本港GDP都係一路放緩,基數一路跌,點計到今年仲會再跌咁多呢﹖ 所以有陰謀論就話,大家與其諗惠譽點計數,不如諗吓背後有咩動機。 講真,今時今日,評級機機真係好多嘢估佢唔到,舊年海嘯打到埋身,市場鬧佢哋後知後覺,無做好評級把關,而家,各方面情況似回穩啲,惠譽嚟過大唱淡,話出年至會回復輕微增長,難免令人覺得別有用心。

退路

債市,四日以嚟終於首次回升,債息特別係短息顯注回落。 除左係克魯明效應,仲有係財政部容許十間銀行償還救市基金既名單。 氣氛叫做回穩,而利率期貨顯示,十一月聯儲局加息機會率,雖然由上星期百分二十四,升至六成二,不過比琴日七成已經係稍為回落! 有債券交易商私底下話,打死都唔信研究「大蕭條」出身嘅伯南克,會揀呢個時候加息,認為利率期貨失效先真、估計明年中之前都唔會加息。 事實上,經濟未復甦,不過一個通脹預期,就令利率期貨反映,年底有加息機會。 但彭博訪問左十六個主要債券交易商,除左一個唔覆,十五個都一致預期聯儲局今年內都唔會改動利率,法巴、大摩、瑞銀、瑞信、花旗估計最快到要明年下半年先有機會加息,滙證、美銀、高盛同巴克萊更預測要到二零一一年下半年,先會加息。 瑞銀話,期貨市場有失效情況,喺高失業率下,加息係無可能嘅事。 /////////////////////// 市場擔心通脹,其實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何嘗唔係。 面對聯儲局「量化寬鬆」政策,過去一年向市場提供龐大資金,令聯儲局本身資產負債表澎脹左一倍,超過二萬一千億美元。 但正係呢啲龐大嘅銀根,直接推高對通脹嘅預期。 面對呢個兩難局面,經濟學人建議,聯儲局可以繞過財政部,直接發行短期票據、吸納銀行體系過多資金。 不過伯南克已經拒絕左呢個建議,認為無需要呢個額外權力,咁做亦避免日後要面對更大政治壓力。 相反,伯南克準備向銀行存喺聯儲局嘅存款儲備支付利息,避免過多資金流入市場推高通脹。 不過有分析指,咁做等同向隔夜以上嘅短息調高利率、好可能會引致市場波動。

U Turn

有無諗過一個人嘅言論可以影響全世界股市? 以前有格老、而家伯南克,甚至我國總理溫家寶都有好大影響力! 但我講緊、只係一界學者? 咁應該都係佢,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。佢一連三日喺倫敦經濟學院發表演說,首日題目係「Sum of all fears」,不過內容同題目相反、話大家唔需要再「恐懼」! 係大淡友轉軚睇好經濟先真! 佢認為衰退好快結束。相信到左九月分,官方有好大機會會公布、經濟喺今個夏季擺脫衰退。 就係呢個預測令美股由跌轉升,亦一度對港股有刺激, 其實呢部由多位金融,經濟界名家合著嘅「轉軚實錄」,精要係教曉大家,轉軚之道,在於「唔怕醜怪,最緊要快」! 真係要詳細拆解下克魯明轉軚之謎! 原本手執我是淡友篇稿,尋日決定「GOLDEN RETREAT」。 克魯明幾個月前話,美國可能成為愛爾蘭第二。早排市況好番,佢喺香港仍然話,美國經濟未得。 點知到尋日終於改口。節錄成句就係話,如果美國經濟到夏天完結衰退,佢一的都唔意外。 佢唔意外,但市場就好意外。一句說話,成為升市功臣。果真係魯明一出,誰與爭峰!! 淡友之路非單程路。U TURN亦無可厚非。 始終呢場海嘯百年難得一見,修改睇法,問題不大。 回顧一下經典轉軚實錄。 零六年起,警告美國樓市好大件事,次按有排搞嘅羅伯特,即係「非理性繁榮」一書作者,早排已經公開呼籲要買股買樓。 著名投資者方面,買債就諗起佢嘅格羅斯,轉左VIEW,唔建議再買美債。 而一直建議沽空金融股嘅羅傑斯,前幾日亦轉調子,話千其唔好沽空金融股。 咁如果之前跟咗嘅點算?!! 投資環境轉變,投資意見調整好自然。但對經濟大環境仍然睇淡,係咪買少見少? 末日博士魯賓尼,仍然話經濟復蘇係假象。但翻查佢公開言論,已經無之前咁睇淡。 而最堅持嘅仍然可以數到佢,就係前聯儲局主席沃爾克,對經濟睇法,由舊年第三季起,相當一致。 戰友相繼中途告辭。淡友大聯盟開始解體。 香港呢度,唔認係末日博士嘅羅家聰博士,有無改變佢睇法呢? KC話佢一直都係認為經濟可以短期見底,不過呢個底並非真係低位,因為今次衰退會係相當蔓長。 真係無改到View.........
圖片
新一代「iPhone 3GS」出場, 8激版終於減價, 不過美國AT&T上台價, 大減1百美金,減到99美元。 但喺 本港 ,淨機價雖然由上月底標價5400元, 減到4288元, 但仍然貴美國一大截,好難入手.........

貧血

今日環球股市都要急跌,原來係怕「息魔」殺到。 我地其實都討論過好幾日債市,呢個「先行指標」、美國十年國庫券息率、今日又升至三厘九嘅七個月新高,表面睇真係最壞情況已過去。 不過呢個此終係長息,但原來短息都有上升壓力啦,利率期貨顯示,十一月聯儲局加息機會率,由上星期24%,急升至七成以上,反映利率真係好大機會會調頭向上。 當然目前說加息是言之過早,不過單看市場反應,由於預期聯儲局好大機會會喺短期加息,兩年期短息急升左33個點子,係八個月最大升幅,亦進一步拉斜孳息曲線,令人更憂慮未來通脹預期可能進一步惡化。 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,喺05年連續加息六次希望降低通脹,不過長債息率不升反跌,格老形容呢個係佢解唔開嘅「債息之謎」。 同樣嘅出謎團,而家出現喺現任主席伯南克身上。 雖然減息到貼近零,仲大印銀紙,收購總值一萬七千幾億美元嘅債券,不過長債息率就反而期節節上升。 到底係咩原因做成呢個「債息之謎」? 表面當然係經濟復蘇,非農業新增職位只係減少左三十四萬五千個,係8個月以嚟最少,佔八成以上就業人口的服務業職位更係大幅改善。 不過紐約大學教授「魯賓尼」、就睇唔到有「Green Shoots」,反而用「貧血」(anemic)去形容目前環球經濟,認為復甦只係假象。 事實上,長息上升,已經令三十年固定按揭利率,由四月時四厘八五,上升至五厘四五。 就連近日屢創新低的倫敦銀行同業拆息,亦掉頭向上。 美國「標普席勒」樓價指數未有止跌跡象,指數創辦人、耶魯大學教授席勒,話樓價根本毫無反彈跡象,預計樓價到二零一一年前,仍然係要下跌。 //////////////////////// 除左息口上升之外,好似魯賓尼咁講,Delevering「去槓杆化」嘅過程,都仲未完成。 市場風險仍然係非常之大,大家都成日聽到我地提著歐洲,最新又有標準標爾調低愛爾蘭長期主權評級,由「AA+」降到「AA」,評級展望係負面,係三個月嘅第二次。 標普話,如果當地銀行資產質素惡化情況、比預期嚴重,唔排除會再調低評級。 反映愛爾蘭信貸風險,嘅信貸違約掉期、喺當地評級被調低後,由215點子升至222點子。

電錶

知唔知近期,無論學者,分析員好留意一樣野。 係個「電錶」,依家內地學術界,同分析師有一個辯論,就係經濟好番,但發電量竟然不升反跌。 按數據計算,發電量,又或者係用電量,對經濟表現嘅「關連繫數」係「一」,即係關係直接,瑞信更認為中國發電量 ,係環球經濟復甦最重要指標! 不過由於近大半年,發電量持續跌,外界有唔同解晝。 理所當然懷疑係經濟未真正改善。更誇係,國家電監會前副主席邵炳仁所講,有人造數!! 報大左經濟數據,不過官方解釋係,能源效益加大左,用少左電!! 用電,同工業生產兩者之間,關係相當密切。特別係零一至零三年間。但舊年第三季起,差距擴大。 五月分,內地最新發電量,仍然錄得按年跌幅百分之三點五。花旗話,數字正一日一日改善、一月一月咁進步,無問題! 不過,法巴就認為,佢一日唔見到發電量升番,都證明唔到俾自己睇,內地經濟真係復。 電廠發電後,電去左邊? 內地統計顯示,民用電力只係佔整體發電量12%,其餘八成幾,係輕工或者重工環節用。 產品結構轉型,用能源效率提高,係咪可以解釋到,用電量,同工業生產背馳問題? 產品結構轉型其實未出現,至於用電效率提升,高盛就話,仍然對理據有保留。 大陸依家仍然用煤發電為主,佔超過六成比重。五月頭十日計,煤發電量跌左半成,但水力發電量升兩成幾,咁會唔會解釋到問題所在? 分析話,影響好少。因為新能源佔比重仲係太細,無可能扭轉到。 反而里昂就計過條數,話係鋼鐵行業出事,令到用電量大跌。里昂將用電量細分,拆出嚟遂個睇。 結果發現,如果將鋼鐵用電量條數抽走,用電量頭一季其實已經回升番。 拆局之下,即係經濟無做數,用電量低係鋼鐵行業問題,有內地專家話,鋼鐵業係經濟環節中,較滯後一個,所以用電量跌,唔應該大驚小怪。

逃生門

美國最新公布就業數據,由於減少職位少過預期,只係無左34萬5千個,係8個月以來最少,無論債市、匯市都出現大幅波動。 看住路透部報價,10年債息由3.75厘上到3.8厘,跟住上到3.88厘,最後沖埋上3.9厘,突破六個月高位,利率期貨更反映出年一月就會加息,好像告訴大家經濟真的復蘇了。 慢著,失業率不是上到9.4%,是83年以來最高,時薪仍然下跌,企業仲喺度裁員。 市場隨即又回歸平靜。 話說回來,仲記唔記得任總喺佢最近一次「七點半」簡報中,提過其中一個佢最擔憂地方,係聯儲局點係撤出而家量化寬鬆政策! 今期經濟學人都有批評,話其實係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自己一手做成! 咁咪即係「賊喊捉賊」? 伯南克星期三先講過,債息急升,原因係市場擔心財赤不斷上市。 經濟學人就批評,聯儲局推行嘅所謂「量化寬鬆」政策,根本就係印銀紙,目標係透過收購國庫券同企業債券,推低利率。 不過大量銀根,就令銀行儲備由往日平均一百億美元,增加至九千億美元,銀根過分充裕結果做成通脹預期。 經濟學人認為,通脹預期先係真正推高債券息率原因,好似係美國十年期國庫券息率,回落左兩日後又再回升,同財政部發行、抗通脹票據息差,拉闊到近兩厘,反映市場預期未來通脹率會係百分之二。 喺舊年底,呢個差距係零。 債券孳息曲線,即係所謂兩年期同十年期息差,更拉闊至兩厘七九歷史新高,反映投資者喺通脹預期下,對長年期債券、要求更高回報。 太平洋資產管理話,通脹始終會重臨,投資者買債「宜短不宜長」。 伯南克領導嘅聯儲局,曾經被稱金融海嘯「救火隊」中堅成員。經濟學人話,做消防員,進入火場,第一件要知嘅事,係逃生路徑。 好明顯,伯南克唔識咁做。 要退出市場,經濟學人建議,聯儲局可以喺目前超過二萬美元嘅資產負債表中,向借錢銀行罰息,減少備用信貸。 但要減少持有嘅證券資產,就可能引起市場震盪。佢地建議聯儲局可以繞過財政部,直接發行三十日嘅短期票據、透過回購協議,將呢啲票據轉售比投資者,減少對市場震盪。

今夜,與二十年前一樣,我哭了.....

圖片

宿命

白高敦被譽為金融海嘯嘅救市英雄,多國都 "偷佢橋" 挽救金融業,相信佢自己勢估唔到呢刻、會四面受敵、比人 "迫宮"。 英國傳媒報道,一批工黨國會議員,聯名要求佢落台,仲係盡快喺下個月初,就要選出新黨魁,預料會有足夠議員支持,迫走白高敦。 有分析翻舊帳,話白高敦一手創立嘅FSA、金融服務局,當年喺英倫銀行手上削權,攞走金融監管權力,令到金融系統變得脆弱,間接導致Northern Rocks倒閉。 所以海嘯過後,監管架構即將還原,上議院建議英倫銀行重新掌權,一旦成事,FSA 就形同虛設,亦都將白高敦嘅威信踩多一腳! 金融市場一向最敏感,英鎊一度急跌300點子,原來都係傳白高敦會走,之後否認,個鎊先企穩返。 當然,要數番轉頭,白高敦亦可說是疚由自取,怨不得人。 兩日內,四個部長級官員宣布辭職,包括兩個閣員,最新一個,係捲入濫用津貼醜聞嘅社區及地方政府大臣「貝海珊」,佢喺地方議會、同歐洲議會兩個重要選舉前夕辭職,令白高敦大為尷尬。 白高敦面對落台嘅壓力,越嚟越大,英國傳媒報道,一批工黨國會議員,聯署要求佢辭職。 信嘅內容,認同白高敦過去十二年,為國家同工黨所作嘅貢獻,不過筆鋒一轉,但就話喺目前政治形勢下,為咗工黨利益,希望白高敦辭去首相職務,由新黨魁帶領工黨,參加下屆大選。 聯署信以電郵方式傳遞,報道話,已經有五十人支持,議員有信心,最終攞到七十五到八十個議員簽名,符合工黨挑戰黨魁嘅要求,迫走白高敦。 批議員連新黨魁人選都諗定,屬意由衛生大臣「莊翰生」出任,希望下個月二號前,選出接任人。 就連一向支持工黨嘅衛報都話,白高敦時代,已經終結,白高敦嘅命運,會唔會好似前首相貝理雅一樣,就要睇工黨、兩個選舉嘅成績,同會唔會再有閣員辭職,嚟緊呢幾日、最關鍵。 當然,仲要睇埋英國地方議會選舉、同歐洲議會代表選舉結果。 民意調查顯示,工黨支持度急挫,白高敦可能會改組內閣,希望扭轉劣勢,不過而家睇都係相當勢危。 翻查紀錄,近代嘅英國首相,好多都"走唔甩" 、被逼下台! 最出名嘅、要數鐵娘子戴卓爾夫人,90年黯然下台,就連佢欽點嘅接班人馬卓安,都倒戈相向。 喺佢之前,被譽為英國最偉大首相嘅「邱吉爾」,咪一樣比內閣成員軟硬兼施,迫佢讓位! 其實最諷刺嘅係白高敦自己,當年被指係幕後黑手、帶動工黨議員聯名寫信,迫走貝理雅,估唔到,佢自己就

執輸行頭

對於近日債息急升,終於有一個較官方看法。 伯南克話,經濟可望喺今年底擺脫衰退,預計出年嘅通脹率,會比舊年下降,但就關注財政赤字惡化,認為係直接推高長債息率攀升嘅主要原因。 佢雖然話,之前嘅救市措施,對經濟起到支持作用,樓市有見底跡象、多項數據亦反映經濟收縮速度開始放慢,佢相信經濟會喺今年底擺脫衰退。 伯南克話,希望喺適當時候,以合適嘅速度「吸納番」之前注入市場嘅資金,確保未來唔會有通脹風險。 佢預計,出年美國嘅通脹率,會比「零八年」相對下降。 雖然聯儲局嘅資產負債表規模仍然龐大,不過一旦有通脹升溫,聯儲局仍可以加息,如果情況更壞,佢地仲可以出售資產,但強調呢個只係「後著」,唔係聯儲局撤出市場計劃嘅主體。 事實上, 以債息目前走勢,唔到伯南克唔憂心。十年期債息喺上星期升至3厘75嘅今年新高後,同兩年期債券息差、更創下2厘76嘅紀錄高位。 債息喺半年內急升1厘75,雖然喺蓋特納訪華後呢兩日有所回落,但一到3厘65左右又再影響到經濟所有層面,按揭利率就升穿5厘3水平,影響到新增按揭急跌左一成六,可能會拖慢樓市復蘇。 但要解決財赤、講就容易,做就好困難。 高盛就估計,到九月底財赤會急升三倍,增加到三萬二千億美元嘅破紀錄新高,比政府估計一萬八千億高出幾近一倍。 瑞信就相信聯儲局寧願美元崩潰、都唔希望債息持續上升,佢地同美銀都預期,聯儲局要加碼購買國債同按揭證券,推低債券息率。 財長蓋特納雖然派定心丸,話有決心可以將財赤由而家佔GDP一成二,回復至百分之三嘅正常水平,不過債券大王格羅斯就大潑冷水。 佢話隨著消費開支減少,美國經濟增長放緩,蓋特納削減財赤嘅計劃注定失敗,佢建議持有美元嘅投資者要分散風險,仲要愈早愈好,唔好遲過一啲中央銀行同主權基金,否則就係「執輸行頭、慘過敗家」。

敲響警鐘

英鎊七個月高位、歐元突破五個月高位、澳元更衝上八個月新高。 警鐘響起,美匯指數跌到今年最低,形勢危急,美國官員都要諗計救亡。 唔止靠美國財長「蓋特納」開聲、重申強美元政策不變, 仲出動埋中國同亞洲區內多國官員和應力撐美金,外電引述、熟悉中國外匯儲備管理嘅消息話,人行將投資美債,視為同美國合作嘅途徑,印度、日本同南韓嘅官員就話,美國主權評級被調低,對美元外匯儲備政策影響都輕微,因為根本搵唔到替代貨幣。 呢種聯手出「出口術」現象,近年都未試過,至少收到一些效用,又成功令美元回穩,美債息率亦終於可以喘定。 實體經濟數據越好,資金繼續唔駛避險,但過去兩三星期商品等貨幣升得急,可能會停一停,諗吓啲錢再泊去邊。 亞洲各國肯出手撐美元,唔係無道理,因為美元跌,亞洲貨幣就變相升值,其中印度盧布升上舊年9月以嚟高位, 印尼盾今年就升值百分之8,阻礙咗佢哋努力保出口救經濟嘅步伐。 區內國家都唔係坐以代斃,印尼央行就即日減息四分一厘,泰國同印度央行就連番入市干預,但暫時睇始終不敵外來龐大嘅資金炒作。

巨無霸

聽講大隻佬、阿諾舒華辛力加近排好唔開心,除左加州財赤一個問題,私底下都有心事! 應該會係佢嘅至愛之一嘅Hummer會變為國產貨。 應真來說也不是國產貨,仍然係Made in USA,不過,遲下變為中國品牌。 但提起準買家「四川騰中重工」,中外傳媒、以至內地分析員,完全摸不著頭腦,話唔知咩嚟。 HUMMER出名大食,用油多。 被譽為車中之霸,喺美國,HUMMER代表愛國象徵,因為原本係軍車,喺九十年代美國喺沙漠風暴行動中,風芒盡顥。 阿諾舒華申力加因為太鐘意,所以游說生產商生產民用板,最後1999年由通用汽車奪得民用版品牌生產權。 不過油價貴,食油嘅HUMMER銷售大跌,舊年銷量大跌5成。 今年嚟,銷售進一步跌六成七,全年加埋賣得七、八萬部車,正是雞肋一條,財困嘅通用汽車決定出售。 買家四川騰中重工就話,HUMMER品牌展示勇於探索,自由奔放精神,呢種特性唔會改變。 仲話,會維持原班人馬繼續,走出一路新路,HUMMER會繼續喺美國生產。 騰中重工係民企零五年先成立,業務包括重型機械,路橋設備。 一代品牌由中資接手,至少對3千名工人,以及代理商嚟講,交易係好消息。 說到底,中國認真威!!倫敦的士,同美國巨無霸依家都納入中資旗下。 但出面就話,呢兩件貨、都係好睇唔好食!! 要食大茶飯,都係要由中投領軍。意義重大嘅係,大摩批股,佢地有分接貨。 可以理解做溝淡,但亦可視為,中央正式解凍,俾中投呢類中資機構,重新投資海外。 中投之前無論入股黑石,定大摩,都蝕大錢,舊年決定閂閘。 據統計,08年海外投資只有入股私募基金JC FLOWERS一單。成個中投舊年拉勻計就仍然有大約一百億美金投資收益。 大家會問,美金跌,內地要搵回報。中投以至央企重新啟動海外收購,目標到底係銀行呢類金融機構同資源公司。 內地要做國際金融中心,爭話事權。依家無論工行好,建行好,全球市值雖然數一數二,但始於係地頭虫。要發圍,無間有國際經驗,同網絡嘅銀行,始終爭少少。 內地有專家相信,中投嚟緊入股嘅公司,只係投資性質,因為主權基金參與管理,唔岩規舉。 反而要留意係,幾大銀行,好有可能部署出手,併購海外銀行,喺香港銀行仍然目標。

6六陸,怪象現身

見盡呢三個幾月嚟金融市場變化,投資者對商品、股票,甚至樓嘅態度由原本等下先,變為驚死執輸,手快有手慢無。 六月怪現象亦由此而起,包括股市長升,樓市不跌之迷,更甚係外界突然高叫高通脹來臨口號! 用低息環境資金多原因,解構三大現象唔難理解。 但經濟基本因素未改善,本港貸款又連續負增長七個月,錢無流入實質經濟,由小陽春,變為大陽春,到疑似經濟復蘇,未免快左的! 當中債市最令費解。 債市過去一向被認為最能反映經濟周期變化。不過呢個傳統智慧、可能受到挑戰。 長債息率近日不斷攀升,十年期債息一度升穿三厘六,同舊年低位兩厘比較,累積升幅一厘六五,照計係反映有嚴重嘅通脹,不過當下數據仍然是以通縮為主導,何解殺出一個通脹? 更難以解釋嘅係Yield Curve「債券孳息曲線」,即係三十年、十年、同短期債券息率嘅差距。 同兩個月前比較,孳息曲線係明顯進一步傾斜,特別係十年期同兩年期債券息差,拉闊至近破紀錄嘅兩厘七。 跟據傳統經濟理論,曲線愈斜、即係反映經濟已經見底,但事實係咪咁? 雖然近日連聯儲局官員都以此形容經濟表現,不過「新末日博士」羅家聰就相信,十年長息升嘅速度有古怪,表現根本就同經濟背馳。 佢認為在各國「揼錢」下,資金已經到左泛濫地步,有部分市場資金,由債市換馬至股票及樓市等資產,令長短息差已經失去預視經濟前景的功能。 昨日我們提出,各國大量印銀錢,資金只有去到投資、投機的活動,未見令真正的生產活動有改善。 因此先出現物價(資產價格)通脹,人工通縮的怪現象。 羅家聰相信,長債息率一旦迫近四厘,將會觸發資金大轉移,到時資產價格會有大調整,屆時無論股市、匯市、樓市、商品市場都會出現崩潰式下跌。 但短線睇,喺熱錢推動下,佢認為短期內環球股市仲會有爆炸性上升,之後先有大幅回套。 時間在幾時? 沒有一個明確答案,但六月底前,美匯好機會會見底。

懸念

股市轉眼已經到萬九點,下一步又如何? 上日我們已經提出過「潘朵拉盒子」,今天聽完黃元山在華爾街速遞的說法後,更堅定了這個信念。 伯南克是研究大蕭條經濟專家,他當然明白當年經濟大蕭條時候收緊銀根會帶來何等災難性影響。 結果伯南克選擇以「量化寬鬆」的貨幣政策,不單一舉將息口推至零,同時大量增發貨幣供應,大量購買國債及企業債券,以圖推低市場利率,令實體經濟可以受惠。 可惜市場並非一個靜態的體系,面對聯儲局一方面大舉增加銀根,市場早已洞悉聯儲局的想法,因此聰明的資金大量購入資產,包括股票樓市商品,不過通脹的預期就令長期息口趨升,而債券孳息曲線就有愈來愈傾斜的跡象,結果長息趨升只有令實體經濟卻全沒有受惠。 另一個令人苦惱、難以解釋的是Libor的懸念。 倫敦銀行同業拆息,以三個月最為廣泛應用,一直被認為是最能反映資金成本的指標。 這個利率指標在金融海嘯期間,曾經升至四厘八的歷史高位,而隨著信貸市場有改善(至少市場認為是),利率一直向下跌,甚至跌穿零點九厘的水平,理論上各行各業都可以因為低利率而受惠。 當然,現實是這個情況根本沒有出現。 可以理解的一個說法,是目前銀行不論大少,都有「國有化」背景,就算一些未有政府注資、不過只要規模夠大,「Too Big to Fail」一樣可以成立,橫豎大家都有「阿爺」支持,怎樣也不會再有銀行倒閉,為什麼不借貸? 但大家不是看到仍有好些中型銀行繼續倒閉嗎? 如果銀行真的願意借貸,那些銀行豈有不借入資金續命? 不過由VIX及 CDS反應來看,信貸市場根本沒有復蘇,通脹及資產價值卻同時加劇,結果大家就只有一窩蜂將資金放入股市樓市商品市場,只冀求自己不會是最後一個。 其實說穿了,根本連伯南克亦不能掌握到底大量執行「量化寬鬆」的後果。有些經濟指標是改善了,但大家,感受到嗎? 經濟復甦由甚麼去定義? 股票升幾個價位、層樓升值了多少個百萬,但就是代表了經濟好轉,大家分工更有保障嗎? 要真正經濟好轉,我們需要的是企業願意增加投資,同時增加就業職位,令失業人數下跌,工資方有望改善。 以今天的經濟狀況,大家都明白我們離這個狀況仍然相當遙遠。 阿松引述雙城記說,「這是最好的年代、也是最壞的年代」,其實好壞今天已變得相當模糊,唯一可以肯定的,就是一個「不確定的年代」。